关灯
护眼

38 人生多是邂逅

      理想很奢侈,通往理想的路很荒凉。

  追逐理想的过程,常常是一个人在荒野中奔跑,不会掉队,却有可能迷路。

  枣儿不可能迷路,因为她太熟悉心中的荒野了。

  “姜还是老的辣”。枣庄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份量。

  被庄有成带离“荒野”后,枣儿隐隐觉出爸爸在这件事上使了手段,不过可怜天下父母心,她并不愿说破。

  枣儿被安排在农林局办公室工作,每天一成不变的收发文件,接听电话,然后就是坐在办公桌前发呆,或者听同事们讨论学区房,小县城竟然也有学区房的概念,枣儿每次听到这个话题都会发笑。

  工作了几周后,枣儿开始暗自庆幸进得是农林局,而不是直接进了县委办。

  毕竟农林局直接联系农村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她不仅没有离开农村,还能接触到在基层无法触及的东西。

  比如她刚收到一份省里的明传电报,电报上说,今年秋季可能要大范围爆发美国白蛾。批转电报的上级领导对此提出要求,要县农林局向所辖乡镇派出防治白蛾指导员,进行下沉式指导防蛾工作。

  庄有成这些年在朵山大力发展林果业,村民除了在山上种植果树,还喜欢在房前屋后、河边沟旁栽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杨树。

  朵山就成了县里防治白蛾的重点区域。

  枣儿拿着文件闯进局长办公室,主动申请去朵山做指导员。

  局长虎着脸问:“你是局长我是局长?”

  枣儿知道他和爸爸是老相识,对他的话不以为然,莞尔一笑说:“所以才要向您提出申请嘛。”

  局长也笑了,笑过之后语重心长地教导她,“你看了文件我还没看呢,我看了还要向县委汇报呢。在机关工作要懂得机关的规则,你这样毫不矜持,将来会吃大亏的。”

  “所以才请局长把我派到乡下去啊。我大概永远不会懂得机关的规则。”

  “你这丫头!”局长笑着摇了摇头。

  心里说,俗话讲“门里出身,自会三分”,庄有成当了一辈子干部,她怎么半点官场的语言艺术没学会,哪有她这样颠倒顺序说话的。

  “我熟悉朵山,我去最合适。”枣儿说。

  “不用争,没人想下去。不过派不派你下去——我和你说话自家话,凭我和你爸的关系——要听一听你爸的意见。”

  “工作是工作,人情是人情,你不要理会他的意见,我是你的下级……”

  “你看,你不仅不懂机关的规则,还不懂人情世故。”

  局长把文件摊开,说:“你回去等消息吧。”

  枣儿出了局长办公室,拐进卫生间里给庄有成打电话,把自己的意思讲了,并且郑重声明不许他从中作梗。

  庄有成不是枣儿,再者说枣儿是农林局的人,偶尔下乡工作几天很正常,他才不会为这点小事去承农林局长的情呢。

  两周之后,枣儿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朵山。

  枣儿工作很认真,一个村一个村地去跑,把各村易生虫害树种面积摸得清清楚楚,顺便还掌握了朵山详细的经济状况。

  枣儿最后去得西朵山,住到兰花家里。

  “枣儿,你这一走,我还真有些想你。”兰花拉着枣儿的手亲热地说。

  “哦,你以前是想赶我走来着。”

  兰花的脸微微红了一下说:“你早晚得走,哪用得着我赶。”

  姐妹俩说笑了一会子,兰花到养殖场里捉了一只山鸡,又顺手在菜园子里摘了一把薄皮辣椒,炒了一大盘辣子鸡款待枣儿。

  第二天,枣儿起得早,天蒙蒙亮便到了西朵山的清风崖下。

  清风崖是通到山顶的一处断崖,只要登上清风崖,前面是一马平川直达峰顶,下面则是万丈深渊,极其险要。

  据说抗日战争时,朵山游击队在此消灭过不少鬼子。

  枣儿站在清风崖下,惬意地吹着晨风,呼吸着新鲜的山里空气,正自陶醉,忽然听到崖顶有人在哭诉:

  “儿子,这都是妈妈作孽的报应啊!可是老天为什么不报应到我头上,要害我儿子。儿子,妈妈无能,救不了你。妈妈不想眼睁睁地看着你离开人世,妈妈先走一步,到那边挣很多很多钱等着你去过好日子。儿子,我们来世再做母子吧……”

  枣儿闻听,惊呼不好,急忙攀上崖去,从背后抱住那个女人,把她拽到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