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5章 手枪,步枪,冲锋枪,手榴弹,炸药

    正当孙德胜要询问一下搬运情况,侯成拿着一个做工考究的黑皮笔记本过来了。

    “营长,您看看这是啥?”

    孙德胜接过来一看,表面的封皮有些细微的磨皮和毛刺,侧面看上去,洁白的纸张边有些发黄发黑,可以看得出这个主人是很爱惜和保护这个笔记本,但是却经常使用它。

    表面的磨损程度不大,应该是经常妥善的保管起来,甚至贴身携带。

    这样一个笔记本,和这些军工设备出现在一起,为什么?

    “设备都搬出去了吗?”

    “都搬出去了,还别说,这十来个铁家伙,可真够沉的,我们几十个人搬了好几趟。”

    “行,找个干燥的仓库放着,千万不能受潮,这都是宝贝。”

    “营长放心吧,我叫王彪、不对现在是张顺了,让他这个管后勤的亲自盯着。”

    孙德胜点点头,叫侯成再盯着点谢宝庆,自己一边向山洞外走去,一边阅读着这个笔记本上面的字迹。

    迫不及待的翻开,入目所及的繁体字让他适应了三秒,很快就开始流畅的阅读起来。

    第一行字被划了两行,山洞里还是有些昏暗,孙德胜收起笔记本,快走了几步,一会儿就出了山洞。

    “——晋阳兵工厂——”

    仔细辨认之下,还是认出来了。孙德胜拿着笔记本,一边往聚义大厅走,一边接着往下读了起来:

    “壬申第二厂(壬申化学厂),厂长。”

    孙德胜一边看一边摇头,署名还带署职务的,你还挺自恋。

    再翻开一页,接着读下去:

    “余毕业于鬼子九州帝国大学之化学科,学理造诣颇深,富于专研精神。“

    ”幸得阎公老西所赏识,钻研于硝铵火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白日实验,夜间研究。如是者三旬后,终成此功。“

    ”阎公老西喜出望外之余,问吾报价几何,吾答曰每磅2角九也。“

    ”再后,阎公老西为请专利,命名为“恺字炸药”,吾将名留青史也,歌之舞之,足之蹈之。愈发感慨之余,致力用之于木柄手榴弹,夜以继日,一旬有成,一经爆炸,又粉又脆,铸铁外模,碎粒百余,更胜于从前几十也。”

    “记之配方如下:硝......”

    大意是说,一个人从鬼子九州帝国大学的化学科毕业,理论实践都挺牛逼的,阎老西很欣赏,叫他研究厉害的硝铵火药。他熬夜研究一个月,白天实践,晚上研究理论,终于整成功了。

    阎老西问成本,他说是每磅2毛九,结果阎老西让他当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