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6章 第 26 章

    看见大家都兴致勃勃的围在穿着她们所看中的裙子的模特儿身边观赏, 而不是冷漠地离开,伊莎贝拉的心里终于踏实了。

    这是第一场由自己一手包办的时装秀,饶是她亦难免紧张。

    在穿越之前她帮亚历山大·麦昆及马克·雅各布筹备过时装秀, 但当时的她始终只是助理设计师, 没有决定的权力, 所以真正由自己从零开始筹办一场时装秀她就发现原来比她想象中还要困难。

    她承认这不是一场完美的时装秀,事实上她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但是总算完成了!

    加上长时间在高压下工作, 她的神经一直有如弓弦上的箭处于绷紧状态, 如今终于放下了心头大石,压力、不安、忧虑随之而去, 那一刻她竟有几分腿软, 身体摇晃了几下,幸好有人及时扶住她。

    “你累坏了, 贝拉。”布朗特老夫人的声音里是浓浓的心疼, 看着她的时候又是满眼的自豪, “你做得很好,现在就好好的休息吧。”

    她能够看出孙女眼底被化妆品遮盖起来的黑眼圈,还有在这一个多月里憔悴了很多脸容, 刚刚她站得比较远所以看不出来, 现在一走近便发现了这些细节。

    其实就算不看她的脸, 老夫人也知道这段期间里她是多么的疯狂工作,天天都泡在工作室里,一连几天都不见人是很平常的事情, 就算回来吃饭也是匆匆吃完就回工作室, 让她甚至怀疑过自己支持伊莎贝拉去做这件事是不是正确的决定。

    但看完发布会, 布朗特老夫人又无比庆幸自己没有阻止她。

    因为这样的才华要是被埋没就太可惜了。

    而且你看看在场的都是什么人?虽然老夫人一个都不认识, 但是从她们的衣着看来都是上流人士,布朗特家平常是没有资格也没有途径去接触这个层次的人,可是为了看希莱尔的发布会,她们全都聚集在这里,这样的号召力未免太惊人了。

    “小姐你太厉害了!”玛丽激动道,她的澎湃心情到现仍未停息。

    伊莎贝拉立即“嘘”一声,玛丽这才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这么大声的说话,以免泄漏秘密,连忙压低声量。

    “我做梦都没有想过自己能参加时装发布会,还一口气见到这么多的漂亮裙子!”她说,“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小姐不跟她们说你就是……希莱尔呢?”

    伊莎贝拉笑着摇摇头:“现在这样就挺好的,至少他们不会来烦我。”

    玛丽不太能理解,甚至还替她难过:“可是这些衣服都是你做的,她们却以为是出自别人之手,就好像功劳被人抢去了,你不觉得不甘心吗?”

    这个问题伊莎贝拉是有想过的,说实话她没有一点不甘心就是骗人的,她为了这场发布会付出了如此多的心血,大家却归功于一个不认识的男人,若非这个社会男尊女卑,她也不至于这么做。

    但是她已经不是那个爱出风头的新人设计师了,为了大局着想,名利的牺牲是必要的。如果她一开始就以女设计师的身分亮相,这条路不会走得这么顺利。

    少女笑容淡淡,眼睛看着热闹的场面,却彷佛在凝望很远的地方:“世人终有一天会得知真相。”

    她相信这一天不会很久,时代正在变迁,妇女即将就要获得选举权,时尚慢慢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份,传统价值在瓦解,建立起新的一套道德观——女性在时尚界的地位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伍德女士和阿加莎太太向她走过来,伍德女士面带微笑:“恭喜你们,从今天起希莱尔先生大概要成为路易斯维尔最炙手可热的设计师了。”

    布朗特老夫人识趣的带着玛丽离开。

    伊莎贝拉收起所有疲累的姿态,回以笑容:“还不知道外界会有怎么样的反应呢,说不定他们都觉得难以接受。”

    “有人爱就会有人恨,这是定律,除非你是美元。”阿加莎太太幽默道。

    “阿加莎太太,希望招呼还算周到。”

    “你大可以放心,我的体验非常好,布朗特小姐。但不知道能不能跟希莱尔先生说几句话呢?”

    “很遗憾,他并没有接见客人的打算,请你原谅。”

    听见她的话,阿加莎太太不□□露出少许失望:“那么请替我向他转达,谢谢他带来了一场这么精彩的时装发布会,他的想象力很‘保罗·波列’,让我大开眼界了。”

    保罗·波列正正是以突破性的设计闻名,还是在那个束腰及裙撑非常流行的年代里,第一个舍弃束腰裙撑去推出舒适女装的设计师,当中包括希腊长袍设计及以汉服为来源的孔夫子外套,后来又设计了蹒跚裙和哈伦裤这类反传统的服饰,所以阿加莎太太才会说她像保罗·波列。

    不过他的长袍设计在当时并没有受到重视,如今看来他真是太前卫了,是人们追赶不上他。

    能跟法国的著名设计师相提并论,一般人听见多半会很高兴,然而伊莎贝拉只是维持着客套的笑容:“我会向你转达的。”

    她不想被说像谁,哪怕那个人非常的有名,因为这说明你只是那个人的代替品。

    但是避免让阿加莎太太觉得她自大狂妄,伊莎贝拉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因为这位太太是她和《vogue》之间的桥梁,还是留下一个稳重的形象比较好。

    ——虽然伊莎贝拉觉得自己能登上《vogue》的机会十分渺茫,说到底她的资历太浅了,她不清楚一百年前的《vogue》是如何运作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眼光肯定也一样高。

    不管怎么样,让他们记住她的名字是一个好开始。

    刚送走了阿加莎太太和伍德女士,伊莎贝拉又迎来了记者们。